我以為還是全章通讀88gege。學習領會為佳。對于中華傳統優秀文化。不僅滿足于理解。更重要的是指導現實。
‘’大方無隅‘’,‘’大音希聲‘’這兩句詞語。出自老子《道德經》第四十一章 同異。全文如下。
上士聞道,勤而行之;中士聞道,若存若亡;下士聞道,大笑之,不笑不足以為道。
故建言有之:明道若昧,進道若退,夷道若類,上德若谷,大白若辱,廣德若不足,建德若偷,質真若渝,大方無隅,大器晚成,大音希聲,大象無形,道隱無名。夫唯道,善貸且成。
本章意為:上士聽見了‘’道‘’就積極實行;中士聽見了‘’道‘’,將信將疑;下士聽見了‘’道‘’,大加嘲笑。不被下士嘲笑那就算不上‘’道‘’!所以古人說:‘’道‘’光明好似黯昧,‘’道‘’前進好似后退,‘’道‘’平坦好似崎嶇,崇高的‘’德‘’好似卑下的川谷,最潔白好似污辱,廣大的‘’德‘’好似不足,努力樹‘’德‘’好似怠惰,質樸純正好似變得淺淡不鮮明,最方正反沒有棱角,貴重的寶器終是最后制成,最大的聲音很少發聲,最大的形象反而無形。 ‘’道‘’潛藏而無名,只有‘’道‘’,善于開始,并使它完成。
本章以上士、中士、下士三等來分析人們認識‘’道‘’的不同程度。故老子名之為‘’同異 ‘’。
今天我們重溫。學習領會。老子《道德經》這一章節。對于當前網絡文化。頭條平臺問題探討交流。具有非?,F實的針對性。俗稱‘’仁者見仁智者見智‘’。尊重平等。暢所欲言。你所發表的言論。也許正確。也許不正確。也許被人理解、贊同。也許不能被人理解、贊同、保持中立。也許被人反對、甚至出言不遜。這三種情形出現。完全正常自然。對于理解、贊同的。要謙虛謹慎。向對方學習。及時回評回贊。對于中立的要靜觀變與不變。對于反對的要冷靜反思。而對于個別出言不遜、臟話粗口者,著眼精華剔除糟粕。如有罵人者。不必理會便是。常言道:開口罵人還口自罵也。
來頭條平臺之目的。充實業余文化生活。廣結文學愛好之友。當年邁蒼蒼之時不懊悔反而沾沾自喜矣。